价值派

价值派

第4期:WLFC中文报告

解密WLFC,一个被低估的发动机租赁巨头

ValuePie's avatar
ValuePie
May 28, 2025
∙ Paid
2
Share

在美股市场上,有一家专注于航空发动机租赁的小市值公司,长期被市场忽视,却在产业结构错配与供需失衡中悄然崛起。Willis Lease Finance Corporation(以下简称 WLFC)正是在这轮周期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受益者。

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,全球航空业经历深度低谷,航空发动机租赁需求几乎停滞。随着全球出行快速恢复,2024年全球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约9%,创下历史新高,行业进入强劲复苏阶段。

然而,供给端却出现结构性瓶颈:波音与空客产能长期受限,新机交付严重延迟。截至2024年,空客未交付订单超过8,500架,等于全球航司平均要等6年以上才能提到新机。另外,全球维修体系尚未完全恢复,发动机大修周期普遍延长。普惠GTF系列发动机因设计缺陷,单次大修要用上30,000多个零部件,任何一个缺货就可能导致全流程卡壳,维修周期长达一年;大量CFM56型号则陆续脱离原厂保修,进入集中大修期,进一步加剧市场资源紧张。

这种背景下,“备用航空发动机”这一原本冷门的资产类别,其战略价值正在迅速上升。

“航空发动机租赁”的市场需求

航空发动机是商用飞机上最昂贵、最复杂、也是最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件之一。一台主流喷气发动机价格可高达上千万美元,其维修不仅费用高昂,周期也极长。一旦发生故障,整架飞机可能面临停飞,带来航班取消、客户赔付与运营中断等高额间接损失。

以双发飞机为例,除配备两台主用发动机外,航空公司通常还需额外配置一至两台备用发动机,以保障调度灵活性和运营稳定性。有些航司会故意多租一台发动机放在“高峰航线机场”,就像在高铁站备一节车厢,随时顶上。部分大型航司甚至会建立小规模的发动机储备池,以应对高峰时段或突发情况。这使得市场对发动机的实际需求远超飞机交付量。

在资本压力与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,直接购买备用发动机显得资金占用过高且灵活性不足。租赁因此成为更具弹性与资本效率的解决方案,尤其在当前交付延迟、维修拥堵的大环境下,发动机租赁的战略价值愈发突出。

发动机租赁和整机租赁的区别

与传统整机租赁相比,发动机租赁在租期结构、使用场景与资产流动性等方面展现出显著差异:

  • 租期更短,收益兑现更快:整机租赁合同通常为7至12年,周期长、定价固定。而发动机租赁平均租期仅约16个月,租金可随市场供需快速调整,有利于在景气周期中更快释放收益。

  • 使用场景更灵活,应急属性更强:整机租赁主要用于支持航司的扩张需求,而发动机租赁则更具“机队保障”性质,如替换故障发动机、调配备用资源、应对季节性运力波动等,具有更强的战术灵活性。

  • 资产标准化程度更高,流动性更强:作为可拆装、可运输的标准化部件,发动机在全球范围内可实现高效调配与再利用,其资产流转效率远高于整机。

公司简介

WLFC是全球唯一一家专注于航空发动机租赁业务的上市公司,其在该细分市场的专业性与长期积累,使其在当前行业错配环境中具备独特优势。

公司成立于1985年,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,靠近美国主要航空维修基地。创始人Charles Willis最早是做航空融资起家的,1980年代初从一家小型飞机租赁商手中低价收购了几台退役发动机,由此开启了WLFC的雏形。公司早期通过从OEM(原始设备制造商)或航司手中收购发动机再转租的模式,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球的发动机资产池与客户网络,并于1996年在纳斯达克上市。截至2024年,公司管理的发动机资产超过500台,涵盖CFM56、V2500、LEAP、GTF等主流型号,客户包括全球航空公司、维修厂及航材服务商。

与主流飞机租赁公司如AerCap、Air Lease等侧重整机长租不同,WLFC专注备用发动机的短期租赁服务,其资产调度与收益节奏显著更灵活,也因此更能受益于行业波动带来的边际改善。
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
Subscribe to 价值派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

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? Sign in
© 2025 Value Pie
Privacy ∙ Terms ∙ Collection notice
Start writingGet the app
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